這件事情的前提是,當我的朋友真的真的很想生小孩,非常非常渴望當母親,任何力量都不能斷了妳的念頭時,我會跟妳說的話。
某一個年紀之後,時常聽身邊的朋友提起,「體內母性強烈的呼喚」想要有個小孩,所以想趕快趕快結婚,好讓自己有法定的理由去生個孩子,以平撫想要成為母親的內心躁動。
或許真有「母性強烈的呼喚」這回事吧,我想這是男人所無法理解的。男人想要傳宗接代的理由很簡單,無非就是「傳‧宗‧接‧代」。但女人想要生小孩的理由,可以很遠始,也可以很浪漫。
遠始就像「母性強烈的呼喚,總要生過孩子才像是真正完整的女人」;而浪漫就如同「小孩是愛的結晶,想要生個眼睛像你、眉毛像我的寶貝」。
看到別人生的小孩很可愛,於是想像自己生的一定可愛更勝百倍;看到朋友一家三口幸福美滿,於是想像自己應該可以後來居上;手裡抱著好友的新生嬰兒,會感動得淚如雨下,彷彿預習了未來的那一刻;路上偶遇陌生的美麗小孩,會忍不住逗弄半天,嘆息小孩真是人世間的天使降臨。
總是有太多的徵兆在提醒女人:「時候到了,是否該生個小孩?」
男人真的無法體會女人那種純粹感性的想要小孩的理由,我也無法理解,每每詳細追問,得到的答案總是「就是很想~很想~很想~有個自己的小孩」。彷彿有了小孩之後,她的人生便心滿意足,再也別無所求。但,真的是這樣的嗎?
成為一個母親的理由,其實可以很簡單:「只要我能生,為甚麼不?」當然還得附加一則:「只要我能養,何樂而不為?」如果體內的母性呼喚真那麼強烈,如果可以不把小孩當作逼男人就範的武器,如果可以得到家人的支持,我想我會告訴我的朋友,想生就生吧,未婚生子不是甚麼罪過。
婚生子女既不能保障未來的幸福美滿,而單親家庭的小孩也不見得就會缺乏愛,那麼女人還需要為了勉強給小孩一個父性而屈就不適合的男人嗎??我真的不認為。
當然,一個充滿母愛的女人遇上一個充滿父愛的男人,是最幸運不過的了,你們的小孩是愛的結晶,也祝福你們的愛永不止息。
但,如果一個充滿母愛的女人只想擁有一個小孩時,我同樣祝福妳能提供源源不斷的愛與勇氣與責任,不管這個小孩是妳的夢想,是妳的未來,還是妳的寄託,只要妳能夠給她愛的交代,他就是個天使。
在遠古時代,男人說:妳幫我生個兒子,我養妳一輩子。
如今這個世代,女人說:我不信甚麼一輩子,只要給我一個孩子。
我曾經看過婚後定居德國的鄭華娟寫過這麼一篇文章~
德國的女人如果單獨推著嬰兒車到公園廣場上散步,旁邊圍繞過來的路人們只會讚嘆媽媽的美麗與小孩的可愛,絕不會提起「小孩的爹是誰」這種話題。因為在開放的世界裡,人們不會去好奇與探聽他人的隱私,人們在意的是那個當下「有一對快樂的媽媽與幸福的小孩」,如此而已。
小孩的爹是誰,真的不關他人的事。
所以德國的女人越來越享有百分百的社會尊重與獨立自主,當她想要生個小孩時,首先考慮到的不是「孩子的爹會跟我結婚嗎?」而是「我是否有能力獨立撫養小孩?」當她有了小孩時,很自然的反應就覺得「是我自己的事」,而非「去找男人負責任」。
多麼美妙的烏托邦世界。當女人如願以償的生了自己渴望的小孩,滿足了母性的呼喚,而男人不再被逼著當爸爸負起虛幻的責任,這世界應該會快樂多一點。
如果人能夠選擇大多數人能接受的方向,大抵不會刻意走向不被認同的道路。但人生就是很難說,抉擇本就是難題。活下去,是要為自己還是為他人?是要奉獻還是要索求?想清楚了,就可以理所當然了。
小孩的爹是誰,真的不關他人的事。我知道妳一定會挑選滿意的基因,這就夠了。
然而生育不過是十個月的事,養育卻至少是個二十年大計,妳有足夠的愛與勇氣與責任嗎?這是我唯一會關心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