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甚麼男人就能直接達到成道?
有兩種方式可以達到成道,基本上只有兩種方式,一種就是「靜心」;另一種就是「愛」,你也可以稱它們為「加那瑜加」和「巴克提瑜加」—「智慧之路」和「奉獻之路」,基本的方式只有這兩個。
「愛」需要別人,「靜心」可以由自己來做。男人能夠透過「靜心」而達成,所以他能夠直接達成,他可以單獨一個人,在內在深處,他是單獨的,單獨對男人來講是自然的,對女人來講,要單獨就很困難,非常困難,幾乎不可能,她的整個存在就是一種很深的愛的驅策力。就「愛」而言,別人是需要的,如果別人不在,你怎麼能夠愛?但是如果別人不在,你也可以「靜心」,這是沒有問題的。
女人或女性的能量是透過「愛」來達到「靜心」的狀態,而男性的能量是透過「靜心」而達到「愛」。佛陀變成一個偉大的「愛」的力量,但那是透過「靜心」而來的。
當佛陀回到他的皇宮,很自然地,他太太非常的生氣,因為有十二年的時間,他都沒有露面。有一天晚上,他突然消失,甚至連一句話都沒有對她說,當她在睡覺的時候,他就像懦夫一樣地逃走了。
其實佛陀的太太雅秀哈拉也會讓他走的,她是一個勇敢的女人,如果佛陀要求,她一定會讓他走,那麼就不會有問題,但是佛陀沒有要求,他害怕事情會出差錯,他怕她會開始又哭又泣或甚麼的,但是那個害怕並不是因為她,那個恐懼是在他自己的內在,他害怕說如果雅秀哈拉又哭又泣,他就很難離開,恐懼永遠都是屬於自己,那將會顯得非常殘忍,但是他不可能那麼殘忍,所以最好是當他太太睡覺的時候逃走,因此他就逃走了,十二年之後他回來。
雅秀哈拉問了很多事情,她所問的事情之一就是:告訴我,任何你在那裡所達成的,你難道不能夠在這裡達成嗎?在這裡跟我住在一起不能夠達成嗎?既然你已經達成了,你可以告訴我。
據說佛陀保持沈默,但是我替他回答:佛陀無法達成,因為一個處於深愛之中的男人……而他深深愛上雅秀哈拉,那是一個非常親密的關係,如果他跟雅秀哈拉沒有關係,如果她只是一個印度太太,沒有愛的關係,那麼即使佛陀跟她住在一起也可達成,那麼真的是不會有問題,對方只存在於周圍,你並沒有跟她關連,如果你沒有跟她關連,對方是不存在的,只有一個身體的「在」在周圍移動。
但是佛陀處於深愛之中,當一個男人處於「深愛」之中,他很難達到「靜心」,這就是困難之所在。它非常困難,因為當他處於愛之中,每當他靜靜的坐著,對方就會在腦海中升起,他的整個人就會開始圍繞在對方周圍,那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,所以佛陀逃走了。
男人無法透過「愛」來達到神性,他的整個能量跟女性的能量完全不同,他必須先達到「靜心」,然後「愛」才會發生在他身上,那麼就沒有問題,首先他必須達到神性,然後愛人也變成神性的。
女人的情況完全相反,她無法「靜心」,因為她的整個存在都是一個走向別人的衝動,她無法單獨,每當她單獨,她就處於痛苦之中,所以如果你說:成為單獨是喜樂的,成為單獨是狂喜的,女人無法瞭解……。
每當一個女人單獨的時候,她就會覺得很痛苦,如果有一個愛人,即使那個愛人只是她的頭腦裡,她也會覺得很快樂。
如果某人在愛,如果某人被愛,如果愛存在於一個女人的周圍,它能夠滋潤她,它是一種滋養品,它是種微妙的食物。每當一個女人覺得愛不在,她就會開始渴望,那個情況會使她窒息,她的整個存在會萎縮,所以一個女人永遠無法想像說單獨可以是喜樂的。
女性的能量創造出「愛」和「奉獻」的途徑,即使是一個神性的愛人也可以,不需要去找到一個肉體上的愛人。
那個認為對方存在的概念、觀念、和感覺,就是「愛」,女人會因此而覺得很滿足,她會覺得很快樂,很活生生的,唯有藉著這個「愛」,她才能夠達到愛人和那個被愛合而為一的點,然後「靜心」就會發生。
對女性的能量來講,「靜心」唯有在深深的「愛」的融合之中才發生,這樣的話,她才能夠單獨,那麼就沒有問題,因為現在她已經永遠不可能在單獨了。愛人已經融合了,現在他就在裡面。
(本文摘自~奧修.白雲之道)
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☆
這似乎是回答了男人與女人之間的不同,對單獨的渴望與對愛的需求,原來是那樣的兩極,兩種截然不同的道路,卻要達到相同的目的地——成道——成為快樂的,成為狂喜的生命。
女人總難以度過單獨的日子,一個人沒法生活,一個人沒法思考,尤其當她嘗試過了愛情之後,她更難以忍受單獨的時光,一個人要做甚麼呢?她反覆想像的都是兩人在一起的模樣,一想起兩人的生活,她便有了生存的動力,有了存在的意義。那一個人呢?就是在等待,在想望兩個人的時光。
你一定遇見過一種男人,他孤獨得很久了,他透徹了很多道理,但是他不懂得愛情,不懂得愛,怎麼樣也進不了愛情的世界裡……。你也一定遇過一種女人,她在愛的漩渦裡飄盪得很久了,她不講真理不理會其他,一直在追尋,一直在失落……。這樣的兩種人,用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發展著,要怎麼圓滿,要怎麼快樂呢,成了反覆試煉的課題。
所以,男人在學習如何去愛,如何面對愛情,如何讓女人滿意;而女人也試著去講道理,去安排一個人的生活,去享受孤獨本身的美。
但是很多事情是勉強不來的,你叫一個女人學會單獨跟要一個男人學會愛是同樣的困難,於是,男人與女人都遲疑了,站在原地不知所措,該往哪裡走?下一步該怎麼辦?總無法盡興,總需要配合對方,總需要犧牲,總需要協調,久了,是習慣了,也是累了,最終男人還是喜歡單獨,女人還是渴望愛。
這是一條很難的道路,但卻是必須的道路,女人需要成全男人對單獨的需求,而男人需要滿足女人對愛的渴望,於是男人與女人才能一起完成那生命的喜樂。
但大多數時候,你無法遇到一個與你如此相知相惜的的伴侶,他或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需要單獨或渴望愛的,不管他或她與你的方向相同或方向相反,你們都會有所抵觸,你們都會有所妥協,誰該讓步多一點,誰該強勢主導一切,你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痛,無法完全跟著自己的旋律起舞,都是一種痛。
雖然男人與女人的性別如此的絕對,雖然你也許受控於天生的需求而渴望孤獨或渴望愛,但或許可以試著讓自己去學習去探索那無知的另一半,「靜心」與「愛」既然那是我們達得成道的必經之路,或許我們可以事先的去體驗它。
尤其是女人,尤其是全然渴望愛的女人,更需要讓自己單獨的存在,更需要訓練「靜心」的功夫,因為全然渴望愛的女人,總是迷失了自己,沒了自己的個性,依賴成性的女人是令人厭惡的,沒有男人想要一個包袱,沒有男人想要為另外一個人女人的生命負責任,如果他是個覺醒的覺知的男人的話,他想要欣賞的是一個獨立的生命,然後他才會去愛。
想想身為女人一出生就是在愛裡頭了,就是一股創造愛的能量了,這是非常值得高興的,既然如此,妳需要害怕甚麼呢?妳就是愛了,就擁有愛的能力了,妳一直不孤單,妳很容易愛上,很容易驅使愛的能量,妳不需要害怕失去愛,那是妳的本能,妳只需要學會單獨,學會享受孤獨,學會靜心,如此,真正的愛人才會出現,如此,在深愛之後的靜心,就是一種美了。